找到相关内容98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无心:漫谈禅人与坐禅

    于是不得解脱,不能因定开慧而证圣果。   如果从光明境界中,认识到光明仍是相对之法,意欲舍离,便在定中起空的观察而入相对之空,继而入识无边处,非有想处,非想非非想处等定,通称为四空定。禅人到了这个地步...证阿罗汉果,成为界外圣人。   由此可知,如果被光与空所包裹,不知乃虚妄心之所显现,认假为真,乐处其中,不愿舍离,就免受其束缚而成为生死业报,不得解脱。因此,平时如有教理的熏习,智慧的观照,那么,到了...

    无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53340439.html
  • 关于“受相应”的法教

    《杂阿含经》 四八七 (四八八)   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若于一法,观察无常、观察变易、观察离欲、观察灭、观察舍离,得尽诸漏,谓一切众生由食而存。复有二法,名及色。复有三法,谓三受。复有四法,谓四食。复有五法,谓五受阴。复有六法,谓六内外入处。复有七法,谓七识住。复有八法,谓世八法。复有九法,谓九众生居。复有十法,谓十业迹。于此十法,正观无常、观察变易、观察离欲、观察灭、观察舍离,得尽诸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4447854.html
  • 释尊的教团及行化

    三年在王舍城附近的灵鹫顶山。第五年在脾舒离(舍离)。第六年在摩拘罗山(即王舍城附近的Pandava山)。第七年在三十三天(即上忉、利天为母说法)。第八、十一、十三年在鬼神界( 赏弥国之一部,即是婆只国的...佛陀自知舍寿的时间快要到了,但他仍要把握最后的时光。首先召集了全体比丘们在 舍离的竹林精舍会齐,做 最后一次重要的教诲。接着便从舍离城向拘尸那罗城(Kusinagara 古名称拘尸那城),一程一程地步行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5451513.html
  • 把文殊菩萨的智慧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

    住,恒不舍离,如诸法相,悉能通达,断一切恶,具足众善,当如普贤色像第一,一切行愿,皆得具足,于一切法,无不自在,而为众生第二导师。佛子,云何用心,能获一切胜妙功德。  文殊菩萨在《净行品》中教导佛子...奉献,甘于牺牲,令众生欢喜;我们要有智慧,就得学习文殊菩萨的广大心量,赞叹、包容、尊重承事、利益教化众生。正如世亲菩萨所说:“菩萨见诸众生,无明造业,长夜受苦,舍离正法,迷于出路。为是等故,发大慈悲,...

    释宣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30359320.html
  • 古老的自由之歌

    教条所制造的桎梏,而我们总是愚蠢地将之作为饰品般珍惜。但是,一旦如实知见这些事物是获得真正自由的障碍时,这项舍离的艰辛工作,当下即变成一项快乐的体验。  无论如何,《经集》不断告诫我们:对自由不要有错误...真正的自由:   由于渴爱新的,而舍离旧的-  渴求从不来自于解脱束缚,  只是放手重新去抓取,  犹如猕猴攀捉枝条,放一取一。(《经集》791 颂)  解放者与立法者一样,同时为人们所需要。以下所写的...

    向智尊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34262638.html
  • 信位菩萨之净行— 以《华严经》〈净行品〉为主(三)

    正身端坐,当愿众生,坐菩提座,心无所著。结跏趺坐,当愿众生,善根坚固,得不动地。”8若能善巧回转即“慧”波罗蜜所成,如:“见不舍人,当愿众生,常不舍离,胜功德法。见能舍人,当愿众生,永得舍离,三恶道苦...

    曾印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0769444.html
  • 戒说(弘愿译 本师雷斧随笔)

    句中,除不饮酒。加邪见。异寻常之五戒。第二之戒者,大日经第一具缘品第二说,即无畏三藏禅要之诸佛内证无漏清净法戒。亦即为三昧耶萨埵鍐之真言。第三之戒者,大日经疏所释之不舍离三宝。不舍菩提心之四重禁。第四...真言行者之正戒为秘密之四重禁。显教诸戒,为助此正戒之助戒而持之者也。   秘密四重禁之第一,为不应舍正法。   誓生生世世中不舍金胎两部之三宝之戒也。   不舍离菩提心。   发世世生生中,即...

    王弘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2380081.html
  • 守金不舍堕蛇身

    :“他虽有慢心,但有恩于我,自己不可因嗔心而恩将仇报。”于是就暂时忍住嗔火,等走到无人之处,毒蛇即严厉地告诫路人刚才的慢心有违慈悲之道。路人听了以后,非常忏悔,立即发愿舍离慢心,慈悲谦逊待人。   ...

    中台世界

    |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1455106175.html
  • 龙舒居士论唯心净土与弥陀净土

    福分,尚难确保不坠地狱,谈得上唯心、自性吗?隔壁的事还不能知,谈得上见无量世界吗?所谓自性弥陀,确实难到,既然我心可以为净土,而未能为净土,我性可以为弥陀,而未能为弥陀,岂能忽视西方净土而不修,舍离...

    王日休

    |净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2/0024297167.html
  • 学佛之八难

    自身却爱惜有加,不能舍离名利财色;常倚权仗势欺凌于人,视别人的善劝如同鄙物,丝毫不实修善德,不信因果    八、佛前佛后:降生于佛前佛后,悉是缺乏宿昔福慧与愿力因缘的人。今生此世难逢明师善智之应世...

    佚名

    |八难|常识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3/1842328307.html